利用 1 998年南海季风试验 (SCSMEX)和华南暴雨试验 (HUAMEX)的同化资料和 2 0 0 1年“973”中国暴雨试验 (CHeRES)的T1 0 6背景场资料 ,对 1 998、 2 0 0 1年夏季 6~ 7月环流和降水的分析表明 :(1 ) 1 998年中高纬度双阻形势有利于冷空气南下 ,对“二度梅”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 0 0 1年副高偏东 ,中纬度槽脊的位置与典型梅雨相反 ,没有形成典型的梅雨。 (2 )东亚沿岸大槽的形成以及相应西风急流的南移、东伸和北风(冷空气 )的南进 ,对“二度梅”开始时副高的突然南压有重要作用 ,这些因子可以作为1 998年 7月下旬“二度梅”形成的前期预报因子。 (3)对降水与夏季风关系的分析表明 ,季风的短期变化与雨带的进退和维持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 2 0~ 30 oN较大范围的低空急流对梅雨锋降水有重要作用 ;1 998年梅雨期风速和湿度场有明显的日变化 ,且与强对流系统发生的时间一致。 (4)对历史上“长梅”和“二度梅”年情况进行了分析 ,并将 1 998年的环流与 1 950年以来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长梅”和“二度梅”的环流作了对比 ,再次确认这几次梅雨期的中高纬度均为双阻或单阻形势 ,而 1 954、 1 980、 1 991年的副高为带状 ;1 954、 1 980年副热带高压属于西进稳定型 ,1 991、 1 998年分别属于南退北跳型及北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