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

被引:15
作者
陈震
陈俊杰
机构
[1] 北京市政工程局党校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边际性; 生育需求; 出生性别比; 农民; 劳动者; 计划生育; 性别比失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3 [人口与计划生育];
学科分类号
030302 ;
摘要
在进入低生育水平的90年代后,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一轮以生育的性别为焦点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本文正是对于这一挑战的理论思考。文章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农民生育文化边际性的理论命题,认为性别是农民生育的核心内容。“生一个男孩”体现了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在生育问题上最基本的价值性需求,是他们难以逾越的文化边界,有着文化深层结构上长期的稳定性。在农村人口控制中,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并考虑将它作为日后制定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将计划生育的正当性建立在文化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使宏观的“抓紧”,更有可能真正落实为基层的“抓好”,尽可能地减少政策实施的负面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变化 [J].
解振明 .
人口研究, 1997, (02) :13-19
[2]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韩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比较分析 [J].
顾宝昌 ;
罗伊 .
人口研究, 1996, (05) :1-16
[3]   伊斯特林生育理论与中国农村人口调控 [J].
李建新 .
中国人口科学, 1996, (05) :26-31
[4]   生育空间与生育政策挤压 [J].
李建新 .
人口学刊, 1996, (04) :36-42
[5]   农民的生育需求 [J].
陈俊杰 ;
穆光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2) :126-137
[6]   由中国12亿人口引出的几点思考 [J].
乔晓春 ;
穆光宗 .
人口研究, 1995, (02) :1-9
[7]   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 [J].
穆光宗 .
人口与经济, 1995, (01) :48-51
[8]   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 [J].
邬沧萍 ;
穆光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1) :83-98
[9]  
农村社区二重性与农民生育决策:社会人口学的解析[J]. 陈俊杰,穆光宗.中国人口科学. 1994(06)
[10]   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 [J].
顾宝昌 ;
穆光宗 .
人口研究, 1994, (05)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