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李蔚
刘如林
石梅
侯兆伟
韩培惠
杨振宇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低渗透油藏; 微生物采油; 混合菌种; 现场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庆油田朝阳沟低渗透油藏是高黏度、高含蜡油藏,应用一系列生化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评价、监测在该油藏进行的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效果。试验结果,使用的5种微生物在油层条件下都能较好存活,原油黏度的降低比率为43.7%,含蜡量平均下降32.6%,含胶量平均下降31%,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酸等活性物质降低了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气相色谱分析发现,原油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曲线向轻组分方向移动。矿场试验所取得的增油效果证实,利用微生物能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降低含水率,可能成为较好的增产调整措施之一。图3表5参11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降解原油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部分特性的研究 [J].
李清心 ;
康从宝 ;
王浩 ;
张长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91-93
[2]   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J].
汪卫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87-90+102
[3]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理论模型 [J].
雷光伦 ;
陈月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47-49+112
[4]   耐高温采油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J].
冯庆贤 ;
陈智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50-52+112
[5]   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J].
何琰 ;
伍友佳 ;
吴念胜 .
钻采工艺, 1999, (02) :27-31+5
[6]   朝阳沟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效果 [J].
钟德康 ;
李伯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7]   微生物采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 [J].
杨承志 ;
楼诸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2) :69-72+101
[8]   突破第三次采油的生物科学 [J].
冯世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7, (05)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