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谢芳
梁勋厂
吴红金
茹立强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武汉 430030
[2]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关键词
电针; 穴; 内关; 心肌缺血/针灸疗法;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代谢;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针灸效应; 基因表达;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5.05.033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心肌缺血模型加电针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双侧“内关”。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心肌酶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肌中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心肌缺血模型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和心肌c-fos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后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与下调心肌组织c—fosmRNA的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王曼丽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4, (03) : 271 - 271
  • [2] 电针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血自由基、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作用
    张发宝
    周逸平
    王月兰
    汪克明
    [J]. 针刺研究, 2002, (03) : 192 - 196+191
  • [3] 针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李容
    王友京
    [J]. 中国针灸, 2002, (08) : 63 - 66
  • [4]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Ⅱ)——对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田岳凤
    易受乡
    严洁
    林亚平
    刘健华
    常小荣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01) : 15 - 18
  • [5] 神经科学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茹立强等主编, 2004
  • [6] 实验针灸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邓春雷,殷克敬主编, 1998
  • [7] 现代医学实验方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汪谦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