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志愿机制是可能的

被引:25
作者
丁元竹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
关键词
志愿机制; 利他主义; 社会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志愿机制是一种能够激励人们不为报酬自愿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知识贡献给他人的人类行为模式。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机制的作用,以便动员更多的资源来促进社会进步,是需要学界思考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人类具有志愿行为的本质属性,但是,我们需要依靠适当的制度环境来让这种本质性展现出来。这些制度环境至少应当包括公平合理的利益格局和社会公正的参与。在操作层面,培育志愿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挥志愿机制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以及思想界对以利他主义为纽带的公共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意识自觉。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会经营: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理念 [J].
丁元竹 ;
江汛清 .
社团管理研究, 2012, (04) :18-22
[2]   利己主义的魅惑 [J].
秋风 .
文化纵横, 2010, (01) :63-68
[3]  
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M].丁元竹等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4]  
费孝通文集.[M].费孝通著;.群言出版社.1999,
[5]  
新经济学.[M].(苏)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著;纪涛;蔡恺民译;.三联书店.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