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刑罚化的理论基础及其途径

被引:30
作者
孙国祥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刑罚; 非刑罚化; 轻刑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非刑罚化是现代世界刑法改革的趋势。非刑罚化的出现 ,有着深刻的思想、社会与科学背景 ,它否定了古典学派“罪刑相称”的报应刑原则 ,具有进步意义。当代各国通往非刑罚化的途径多种多样。而我国由于受传统的“刑罚万能”观念的影响 ,不但排拒非刑罚化 ,而且重刑化的趋向明显。立法和执法应转变观念 ,建立包括保安处分在内的非刑罚方法体系 ,以使我国的刑事责任方法合理化、人道化和轻刑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外国刑法纲要.[M].张明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张中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刑事法学大辞书.[M].杨春洗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刑事法学词典.[M].高格;孙占茂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5]  
法律哲学.[M].(美)戈尔丁(Golding;M.P.)著;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987,
[6]  
青少年法学.[M].康树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7]   对当前我国刑罚适用的几点思考 [J].
刘家琛 .
人民司法, 2002, (07) :29-31
[8]   西欧探寻短期监禁刑替代措施的历程 [J].
谢望原 .
政法论坛, 2001, (02)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