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及E6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16
作者
徐卫国
张力建
陆哲明
李吉友
柯杨
徐光炜
机构
[1]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外科,,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外科,,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遗传室,,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病理科,,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遗传室,,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外科,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人类乳头瘤病毒; 原位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 :70 %(2 8/ 4 0 ) ,6 7 6 % (5 0 / 74 ) ,4 7 5 % (19/ 4 0 ) ,35 5 % (2 2 / 6 2 )和 2 0 % (10 / 5 0 )。贲门癌与食管癌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95 5 )。胃癌 (胃体癌 +胃窦癌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贲门癌和食管癌 (均P<0 0 1)。正常人群胃黏膜中HPV16E6mRNA检出率明显低于食管癌 (P <0 0 1)、贲门癌 (P <0 0 1)、胃癌 (胃体癌 +胃窦癌 ) (P <0 0 5 )。贲门癌HPV16E6mRNA检出率与分期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PV不仅在鳞状上皮中增生繁殖 ,在腺上皮中也能活跃地生存。HPV16感染与上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生可能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乳头状瘤病毒与人类肿瘤
    柯杨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05) : 599 - 603
  • [2] 食管癌高发区HPV检测及与p53的关系
    陆哲明
    陈克能
    郭梅
    李涛
    邢海平
    梅强
    杨怀华
    柯杨
    [J]. 中华肿瘤杂志, 2001, (03) : 44 - 47
  • [3] 人乳头瘤病毒16及其血清抗体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朱冠保
    张丽芳
    程骏
    屠金夫
    陈韶
    陈必成
    [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0, (12) : 50 - 52
  • [4] 肺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笪冀平
    胡益云
    陈乐真
    吕亚利
    [J]. 中华肿瘤杂志 , 1996, (01) : 28 - 30+84
  • [5] DetectionofHPVin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 SuzukL ,MoffsingerA ,HuiY. Cancer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