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酮的作用方式研究

被引:18
作者
贝亚维
顾秀慧
陈华平
高春先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作用方式;噻嗪酮;褐稻虱;转移作用;杀卵作用;熏蒸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3 [杀虫剂];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噻嗪酮对褐稻虱若虫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并具有杀卵作用。噻嗪酮从根到茎的内吸转移作用微弱,而从茎到叶之间的转移作用明显。本试验结果显示:(1)5龄若虫通过石蜡取食48h药液,口服毒性LC50为1404ppm,用微量点滴5龄若虫前胸板,LC50为260μg/g,用滤纸膜处理若虫,LC50为619μg/cm2。噻嗪酮无论是通过胸板、胫节、跗节还是口服对褐稻虱若虫都是有效的。(2)噻嗪酮对褐稻虱的杀卵作用有两个途径:刚孵化接触而死或阻止卵的发育。(3)噻嗪酮从植株的根转移到茎的若虫死亡率仅1305%,而从叶转移到茎或茎基部转移到茎上部的若虫死亡率可达到618~728%。(4)噻嗪酮对褐稻虱具有明显的熏蒸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