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66
作者
陈劲 [1 ]
蒋子军 [2 ]
陈钰芬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吸收能力;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开放式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不足。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实证研究后发现,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企业与外界联系的频繁和密切程度,是企业潜在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企业外部知识属性对实际吸收能力有重要影响。另外,企业知识基础、企业研发活动强度、员工的学习强度和方法、开放的组织文化、企业学习机制对提升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开放式创新文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来自江浙沪闽四地的数据实证
    陈衍泰
    何流
    司春林
    [J]. 科学学研究, 2007, (03) : 567 - 572
  • [2] 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
    陈劲
    陈钰芬
    [J]. 科研管理, 2006, (03) : 1 - 8
  • [3] 企业吸收能力研究阐述
    高展军
    李垣
    [J]. 科学管理研究, 2005, (06) : 66 - 69
  • [4] 开放创新的技术学习模式[M]. 科学出版社 , 朱朝晖, 2008
  • [5] 开放式创新[M]. 科学出版社 , 陈钰芬, 2008
  • [6] Opening up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owards an agenda[J] . OliverGassmann.R&D Management . 2006 (3)
  • [7] Beyond high tech: early adopters of open innov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J] . HenryChesbrough,Adrienne KardonCrowther.R&D Management . 2006 (3)
  • [8] 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J] . Justin J. P. Jansen,Frans A. J. Van Den Bosch,Henk W. Volberda.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5 (6)
  • [9] R&D Cooperation and Spillover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Belgium[J] . Bruno Cassiman,Reinhilde Veugeler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2 (4)
  • [10]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 Shaker A. Zahra,Gerard George.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