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非线性微观渗流机理

被引:31
作者
杨仁锋 [1 ]
姜瑞忠 [2 ]
孙君书 [3 ]
刘小波 [4 ]
刘世华 [5 ]
李林凯 [2 ]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4]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
[5]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微观渗流; 多孔介质特征; 微尺度流动效应; 边界层; 启动压力梯度;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2.024
中图分类号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目前很多学者对低渗透油藏微观渗流机理方面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及未认识到非线性渗流根本原因的现状,从低渗透油藏多孔介质特征、微尺度流动效应和边界层理论等方面,阐述了低渗透油藏非线性微观渗流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孔喉细微、孔喉比大、孔道半径在微米级别、比表面大及微小孔道比例显著增加是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不同于中高渗透油藏的客观物理条件;微尺度流动效应是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非线性渗流的根本原因,同时吸附边界层的存在加剧了微尺度效应,使得启动压力梯度和渗流横截面积随驱替压力梯度增加而增加,参与渗流的流体随驱动压力的增加而变稠。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97+117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应用.[M].徐运亭[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  
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M].葛家理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M].黄延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4]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5]  
非牛顿流体连续介质力学.[M].韩式方 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  
油层物理化学机理.[M].(苏)马尔哈辛(Мархасин;И.Л.)译;李殿文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7]   特低渗透油层边界层—双电层微流调控研究进展 [J].
俞杨烽 ;
康毅力 ;
游利军 ;
彭珏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6) :85-89+117
[8]   微尺度下液体流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J].
黄蕾 .
山西建筑, 2007, (32) :195-196
[9]   粘土矿物及流体对低渗透岩心渗流特性的影响 [J].
王正波 ;
岳湘安 ;
韩冬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89-92+95+117
[10]   微尺度流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J].
吕春红 ;
任泰安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1)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