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28
作者
:
涂华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营养卫生实验室
涂华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德生
机构
:
[1]
华中农业大学营养卫生实验室
来源
:
饲料广角
|
2003年
/ 08期
关键词
: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学作用;
危害;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
090502 ;
摘要
: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造成动物急慢性中毒,引起动物繁殖机能异常甚至死亡,可给畜牧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但某些高等植物体内也可产生,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学作用、动物中毒现象、防治措施做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