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78
作者:

王宜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李潮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继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韩燕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张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超高产;
夏玉米;
养分限制因子;
养分积累;
养分回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7年和2008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和植株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用ASI法推荐的氮、磷、钾平衡施肥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2051.2 kg/hm2和13246.3 kg/hm2,施用氮肥平均增产8.92%,钾肥平均增产7.14%,增产效果显著,氮和钾为超高产夏玉米养分主要限制因子。超高产夏玉米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每生产100 kg经济产量吸收养分比例N∶P2O5∶K2O为2.40∶1∶2.73。拔节期至吐丝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养分吸收速率大,积累量高,吐丝后植株仍能吸收较多的氮、磷。从出苗到吐丝期,叶片是氮、磷的分配中心,生育后期茎叶中氮、磷的转运率较高,而钾转移比例较小。超高产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能持续吸收养分,吐丝后适当追肥保证灌浆期养分充足供应对夏玉米超高产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59 / 5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 2008, (05) : 915 - 924张福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激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卫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崔振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新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荣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2]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玉米养分吸收及累积动态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 623 - 62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金继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书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 2008, (06) : 37 - 38李少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4] 超高产春玉米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 198 - 201曹国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刘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杜立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陈世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李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5] 海南省蕉园燥红土养分状况及其限制因子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0) : 168 - 172杨苞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林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吴多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翟立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刘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
- [6] 不同供氮水平对夏玉米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 622 - 627赵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同延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山西省褐土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03) : 35 - 39赵瑞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陈明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刘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程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杨治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 [8] 玉米生长量、养分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1) : 71 - 76宋海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9] 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夏玉米产量与气候生态条件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3) : 311 - 316李潮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苏新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谢瑞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周苏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李登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10] 高产粮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研究[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2) : 5 - 8戴良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张电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郝兰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张吉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