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枣疯病传病途径的研究
被引:33
作者:
陈子文
张凤舞
田旭东
张金歧
王祈楷
史春霖
马俊才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枣疯病;
盐碱地;
枣树;
类菌原体;
类枝原体;
叶蝉;
枣苗;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84.03.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枣疯病是我国枣树上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多年试验表明:土壤、花粉、种子均不传病,病叶汁液接种以及病健树根系在地下的自然接触也不传病;人工嫁接虽可传病,但枣树繁殖一般不通过嫁接,因而不是自然传病的途径。经过对在枣树上活动害虫的系统调查,1980年于河北玉田选常见的11种叶蝉进行了传病实验,证明橙带拟菱纹叶蝉(Hishimonides aurifacialis Kuoh)、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 Ulhler)和红闪小叶蝉(Typhlocyba sp.)均能传播枣疯病。从接种发病的实生枣苗维管束和媒介叶蝉的唾液腺的超薄切片中,都检查到枣疯病原类菌原体。鉴于这三种叶蝉普遍存在于北方枣区。因此,认为是枣疯病在北方枣区自然传病的主要媒介。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