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行为的处罚根据与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控制

被引:8
作者
朱勇 [1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2]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帮助犯; 因果关系; 中立帮助行为; 因果性危险明显增高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侵害犯论是帮助行为的处罚根据,应基于因果关系理论来探究帮助行为的可罚性本质。相同因果关系说或因果性危险增高说是判断帮助犯处罚范围的适正学说。一般应当遵循物理上的因果关系—心理上的因果关系—整体上的因果关系的逻辑进路判断帮助行为的因果关系。中立帮助行为的"中立性"是客观属性,应当从结果归责中"相当性"要素中寻求限制处罚中立帮助行为的方法。因果性危险明显增高说,通过事实归因—危险性归责—相当性归责的递进式逻辑结构,可以实现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8+206 +20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条件说的厘清与辩驳 [J].
邹兵建 .
法学家, 2017, (01) :77-91+177
[2]   论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边界 [J].
陈洪兵 .
中国法学, 2017, (01) :189-208
[3]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J].
张明楷 .
政治与法律, 2016, (02) :2-16
[4]   中立的帮助行为 [J].
孙万怀 ;
郑梦凌 .
法学, 2016, (01) :143-150
[5]   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14, 36 (03) :3-25
[6]  
论刑法归因与归责关系的嬗变[J]. 邹兵建.刑事法评论. 2012(02)
[7]   论中立的诈骗帮助行为之定性 [J].
黎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6) :146-152
[8]   客观归责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兼与刘艳红教授商榷 [J].
周光权 .
中外法学, 2012, 24 (02) :225-249
[9]   中立帮助行为探微 [J].
张伟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5)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