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确定及不同厂家中量效关系的比较

被引:16
作者
刘倩
陈晨
戴忠
张媛
贺庆
胡晓茹
高华
机构
[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羟基红花黄色素A; 总黄酮; 体内血栓形成实验; 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 生物活性; 保护率; 抑制率; 质量控制; 标准提高;
D O I
10.16155/j.0254-1793.2012.07.008
中图分类号
R286.0 [药品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确定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红花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体内、体外方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不同的红花注射液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当总黄酮含量基本一致时(0.57 mg.mL-1),随着HSYA含量的降低,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随之降低;当HSYA含量基本一致时(0.17~0.21 mg.mL-1),随着总黄酮含量的降低,抗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也随之降低;而当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均低于另一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时,其抗血栓形成保护率和血小板抑制率也随之降低。结论: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为HSYA和总黄酮,二者在生物活性上具有协同作用,含量与生物活性成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58 / 11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红花对ADP给药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J].
周剑 ;
刘荣华 ;
李祥 .
亚太传统医药, 2008, (03) :50-51
[2]   不同来源灯盏花素注射液“生物活性”质量的比较研究 [J].
芮菁 ;
韩晶 ;
唐元泰 .
中国药品标准, 2007, (04) :21-24
[3]   红花注射液质量稳定性的生产工艺控制 [J].
张清华 .
山西化工, 2005, (01) :37-39
[4]   薤白提取物对小鼠凝血时间及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J].
谢辉 ;
许惠琴 ;
李虹 .
时珍国医国药, 2004, (12) :811-812
[5]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奇主编, 2006
[6]  
常用中药基础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梁晓天主编, 2004
[7]  
实用中药辞典[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田代华 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