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预测模式

被引:20
作者
韩长安,邹光中,王志平
机构
[1] 上海市植保植检站,奉贤县植保植检站,松江县植保植检站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相关系数;预测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影响上海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是4月上旬相对湿度、4月份每天最低温度以及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相对湿度和降雨量。本文依据小麦赤霉病多年的发病程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和1956~1985年田间资料,按逐步回归方法统计分析,制定出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模式:Y=3.1240X3—2.4096X1+0.0258X2+6.0149X4-42.2800;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预测模式:Y=6.6006X1+0.0130X2-6.6294。上述模式用于1986~1992年预测预报,其准确率达85.7%。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 [J].
刘德钧 ;
韩长安 ;
黄拔山 ;
王金其 ;
陈建生 ;
朱云娥 ;
许鸿林 ;
胡建中 .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01) :70-74
[2]   皖南山区稻瘟病化学防治指标的研究 [J].
韩长安 .
植物保护, 1990, (S1) :31-32
[3]   关中灌区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分析 [J].
商鸿生 ;
王树权 ;
井金学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5) :71-75
[4]   小麦赤霉病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附视频 [J].
周世明 ;
许秉璋 ;
柯常取 ;
吴蔚 ;
胡志信 .
上海农业学报, 1987, (01) :51-60
[5]   应用电子计算技术进行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的研究之一 [J].
周世明 .
植物保护, 1979, (05)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