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跨界河流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与应对

被引:13
作者
余潇枫 [1 ,2 ]
周章贵 [3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安全研究所
关键词
跨界河流; 中印关系; 非传统安全; 威胁评估模型; 水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近年中印在跨界河流问题上争议和冲突增多,冲突的根源是两国存在利益分歧,需要理性分析和系统应对。作者首先运用安全理论提出脆弱性与国家实力矩阵和PESTLEM威胁分析模型对中印跨界河流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分析,之后运用安全威胁评估矩阵对威胁进行评估和排序,并借助社会冲突理论提出中印跨界河流冲突的系统应对建议,认为解决中印跨界河流冲突需要模塑以"相互责任主权"为核心价值的指导原则,寻求一种共赢互利的整合式解决方案,在厘清中印双方各自切实利益关切和分歧的基础上,通过沟通与谈判方式逐步夯实流域范围内的经济合作,逐步向全面战略合作延展。应对中印跨界河流冲突需在边界安全、水资源分配、上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等具体方面做出策略调整,兼顾"绝对主权"与"公平合理利用"的平衡,避免双方在跨界河流上展开资源争夺和无节制开发利用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重视法律制度、法治思维和协商沟通机制作为当前和未来解决跨界河流冲突的主流路径,积极参与跨界河流联动机制的建立,实现中印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共赢,为亚洲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做出榜样。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70+156 +15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国际安全关系 [J].
李少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10) :40-55+156
[2]   共享安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中国视域 [J].
余潇枫 .
国际安全研究, 2014, 32 (01) :4-34+157
[3]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框架的现实分析 [J].
许利平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 (11) :78-83+95
[4]   全球深度治理的目标与前景 [J].
张胜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4) :55-75+158
[5]   超越“稀缺—冲突”视角:中印崛起背景下跨境水资源问题 [J].
杨晓萍 .
国际论坛, 2012, 14 (04) :37-43+80
[6]   印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J].
钟华平 ;
王建生 ;
杜朝阳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9 (01) :151-155
[7]   国际河流安全问题浅析 [J].
邢鸿飞 ;
王志坚 .
水利发展研究, 2010, 10 (02) :27-29+47
[8]   “全球绿色治理”是否可能?——绿色正义与生态安全困境的超越 [J].
余潇枫 ;
王江丽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2-28
[9]   国际河流利用权益的几种学说及其影响述评附视频 [J].
胡文俊 ;
张捷斌 .
水利经济, 2007, (06) :1-4+81
[10]   我国东北国际河流与东北亚安全 [J].
王志坚 ;
翟晓敏 .
东北亚论坛, 2007, (04)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