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混合尘溯源解析新方法

被引:15
作者
邹长武
印红玲
刘盛余
郑雪峰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源解析; 混合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针对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进行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时,混合尘源由于与单一尘源存在严重共线性而不能代入模型的问题,首先对混合尘进行源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将混合尘分拆为对应的单一尘源,然后与原有的单一尘源共同代入CMB进行源解析,提出了大气颗粒物混合尘溯源解析新方法.将混合尘溯源解析新方法应用于某市的大气颗粒物尘源解析,得到扬尘的贡献率为28.75%,较二重源解析技术的46.3%和二重源解析技术改进方法的38.38%都要低,表明新方法更好地解决了共线源代入CMB出现的问题.受体元素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值较二重源解析技术改进方法有更多元素接近1,表明新方法建立的模型更加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81 / 8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优化技术研究 [J].
朱坦 ;
吴琳 ;
毕晓辉 ;
薛永华 ;
冯银厂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7) :865-870
[2]   “二重源解析”技术及其系统实现 [J].
赵宏 ;
郭光焕 ;
白志鹏 ;
王恺 ;
韩斌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6) :11-13+18
[3]   日照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源的CMB受体模型解析 [J].
李伟 ;
陈常东 ;
龚敏玉 ;
成忠昌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7) :45-49
[4]   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联合模型在鞍山市尘源解析中的应用 [J].
刘秋欣 .
干旱环境监测, 2007, (01) :18-22
[5]   改进二重源解析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J].
郝明途 ;
侯万国 ;
刘春博 ;
周学华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5) :72-74
[6]   利用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抚顺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J].
金永民 ;
解宇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8) :88-89
[7]   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来源解析 [J].
冯银厂 ;
彭林 ;
吴建会 ;
朱坦 ;
吕爱华 ;
张克潭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S1) :30-33
[8]   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的方法改进 [J].
郝明途 ;
侯万国 ;
屈小辉 ;
刘春博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2) :138-141
[9]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来源解析研究 [J].
冯银厂 ;
吴建会 ;
朱坦 ;
白志鹏 ;
闫怀忠 ;
谭晓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2) :1-5
[10]   大气颗粒物二重源解析技术原理与应用 [J].
冯银厂 ;
白志鹏 ;
朱坦 .
环境科学, 2002, (S1) :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