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乙酰甲壳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徐本美
白克智
傅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关键词
甲壳素; ATP; 西红柿; 种子; 繁殖器官; 种子发芽率; 种子萌发; 小白菜;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6.03.053
中图分类号
S482.8 [植物生长调节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甲壳素能提商多数种子的发芽初次计数。但云豆、大豆及茄子种子经1000mg/L甲壳素浸种1天,它们的发芽末次计数也分别比对照提高43.5%、60.7%及65%。以1000mg/L甲壳素处理小白菜,2000mg/L处理西红柿种子,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势。此外,甲壳素还能增强黄瓜、水稻、玉米的抗冷能力。大豆种子经500mg/L甲壳素浸种16h后,能有效地防止吸胀损伤,起到与PEG溶液相类似的效果。甲壳素所以能促进种子早期萌动,与处理种子ATP水平的提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PEG“引发”种子的效果 [J].
郑光华 ;
徐本美 ;
顾增辉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5, (03) :329-333
[2]   萌动过程中种子ATP量的变化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03) :39-42
[3]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Ⅶ.玻板直立发芽法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种子, 1983, (04) :22-24
[4]   用虫萤光素酶测定油料种子的ATP含量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中国油料, 1983, (01) :75-78
[5]  
蔬菜种子学.[M].赵国余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