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可重构性和可重构设计理论
被引:3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振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学军
刘阶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刘阶萍
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唐华
周本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周本华
朱立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朱立强
机构
:
[1]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2]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3]
北京机床研究所
[4]
香港大学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 北京
[5]
北京
[6]
香港
来源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年
/ 05期
关键词
:
制造系统;
可重构性;
拓扑相似性;
设计;
D O I
:
10.16511/j.cnki.qhdxxb.2004.05.001
中图分类号
:
TB47 [工业设计];
学科分类号
:
1403 ;
摘要
:
为了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增强竞争的核心能力,未来的制造企业应该显著地改进产品和制造系统的设计能力。探讨了企业迫切需要的可重构设计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基于拓扑相似性给出了可重构性的定义,提出了既考虑最少功能要求,又考虑它们之间不可忽略的交互作用的广义独立公理,并给出基于广义独立公理的可重构设计的定理、推论和设计方程。最后,探讨了该理论在快速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企业的成功应用证明了提出的可重构设计理论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0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