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沙质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

被引:28
作者
张华
伏乾科
李锋瑞
Yasuhito Shirato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4]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o-Environmental Sciences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退化沙质草地; 自然恢复; 土壤—植物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植物群落特征;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3.06.001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封育5a后退化沙质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土壤性状与植物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1)从流动沙地恢复到固定沙地,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地下根量和地表枯落物残留量均趋于增大。β多样性测度值表明,在半流动沙地恢复到半固定沙地阶段,植物种周转速率大,群落结构变化明显。(2)在退化沙质草地的自然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的结构性能明显改善,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相应提高。(3)相关分析显示,沙质草地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与植物特征值之间存有密切的相关性(R2=0.33~0.84,P<0.01,n=20),表明退化沙质草地的恢复过程实质上是土壤—植物系统协同演变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关键恢复期滞后于土壤环境的关键恢复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恢复生态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任海,彭少麟编著, 2001
  • [2] Measuring beta diversity with presence - absence data. Wilson M V,Schmida A. Journal of Ecology . 1984
  • [3] 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与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刘新民等主编, 1996
  • [4] 科尔沁地区的垦殖与荒漠化
    乌兰图雅
    包玉海
    香宝
    [J]. 中国草地, 1998, (06) : 66 - 70
  • [5] 河西走廊盐化草甸主要植物群落分布特点及其土壤环境特征
    沈禹颖,阎顺国,朱兴运
    [J].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 95 - 102
  • [6]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放牧草地的沙漠化机理研究
    赵哈林
    根本正之
    大黑俊哉
    李胜功
    [J]. 中国草地, 1997, (03) : 16 - 24
  • [7] 土地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土壤分形特征
    赵文智
    刘志民
    程国栋
    [J]. 土壤学报, 2002, (06) : 877 - 881
  • [8]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
    常学礼
    邬建国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2) : 151 - 156
  • [9] 我国干旱沙漠地区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李新荣
    张景光
    刘立超
    陈怀顺
    石庆辉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 257 - 261
  • [10]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Ⅱ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马克平,刘灿然,刘玉明
    [J]. 生物多样性, 1995, (01) : 38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