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干旱及复水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刘丽平 [1 ,2 ]
欧阳竹 [1 ]
武兰芳 [1 ]
李发东 [1 ]
刘鹏飞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阶段性干旱; 复水; 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449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田间人工遮雨条件下,研究了持续、缓慢的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至成熟期充分供水(S0)的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和产量较高;返青至成熟期(S3)或开花至成熟期(S2)遭受干旱胁迫的小麦上述光合特征参数与产量显著下降;开花至成熟期复水(S1)的小麦其上述光合参数与S0相比表现出超补偿效应,但产量略低于S0;S1、S2与S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S0的143.2%、86.5%和97.3%;由此得出0~4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在返青至开花期保持在55%±5%,开花至灌浆期保持在70%±5%,可在获取一定产量的同时高效节水;由于水分和密度在产量表现上存在互作,得出0~40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在返青至开花期保持在55%±5%,开花至灌浆期保持在70%±5%,并采取675株.m-2的密度是该地区最佳的水分密度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797 / 28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调亏灌溉试验中土壤水分胁迫水平设置研究 [J].
柴红敏 ;
张巍巍 ;
蔡焕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4) :6609-6610
[2]   稻田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及其环境风险 [J].
颜廷梅 ;
杨林章 ;
单艳红 .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189-1193
[3]   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J].
罗爱花 ;
郭贤仕 ;
柴守玺 .
干旱区研究, 2008, (05) :683-689
[4]   干旱和复水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J].
王磊 ;
张彤 ;
丁圣彦 .
生态学报, 2008, (04) :1593-1600
[5]   旱后复水对不同倍性小麦光合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J].
周雪英 ;
邓西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2) :278-285
[6]   生物节水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山仑 ;
邓西平 ;
张岁岐 .
中国科学基金, 2006, (02) :66-71
[7]   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J].
郭相平 ;
张烈君 ;
王琴 ;
王为木 ;
郝树荣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2) :125-129
[8]   干旱与复水对小麦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J].
袁永慧 ;
邓西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7) :1250-1254
[9]   果树抗旱性研究进展 [J].
卜庆雁 ;
周晏起 .
北方果树, 2001, (06) :1-3
[10]   开花期复水对受旱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研究 [J].
陈晓远 ;
罗远培 .
作物学报, 2001, (04) :5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