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和中国的城市郊区化机制

被引:7
作者
何重达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郊区化; 动力机制; 拉力; 推力; 集聚; 扩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712 [];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郊区化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它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美国是郊区化发展较早的国家,市场在其郊区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中国一些大城市的郊区化进程也已经开始。但是中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其郊区化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有其自身的机制和问题。文章对中国和美国郊区化的过程、特点及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对郊区化机制的理解,借鉴美国郊区化成功的方面,建立正确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推动中国郊区化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36+47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城市郊区化主要约束因素分析 [J].
郑立波 .
齐鲁学刊, 2005, (06) :156-159
[2]   对比中美城市郊区化 [J].
陈波 .
小城镇建设, 2005, (01) :97-99
[3]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及动力机制 [J].
刘秉镰 ;
郑立波 .
理论学刊, 2004, (10) :68-70+129
[4]   关于城市郊区化本质的讨论 [J].
王欣 ;
曹周建 ;
吴殿廷 ;
不详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3, (04) :28-33
[5]  
城市经济学[M]. 中信出版社 , (美)阿瑟·奥沙利文(ArthurO’Sullivan)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