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测评及空间分异分析

被引:21
作者
弓宪文
机构
[1]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耦合协调; 空间分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59.2 [中国];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020205 ; 0202 ;
摘要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两业联动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提升物流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制造业与物流业相互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运用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建立了两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从投入水平、产出效率、发展规模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了两业耦合协调指标体系。以2016年统计年鉴两业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业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两业耦合协调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总体呈现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梯次分布特征。从区域来看,两业有序发展较好的地区,两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也较高;从两业自身来看,物流业有序发展程度好于制造业,对两业协调发展的贡献更大。最后从我国不同地区的两业发展水平出发,提出了两业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分析.[D].王晶晶.河北师范大学.2014, 09
[2]  
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赵曼.江苏大学.2010, 08
[3]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测度方法及实证分析 [J].
弓宪文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4) :74-84
[4]   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J].
何格 ;
赵媛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1 (01) :23-27
[5]   物流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成本中介效应实证研究 [J].
沙颖 ;
陈圻 .
软科学, 2014, 28 (09) :39-43
[6]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苏州为例 [J].
赵阳 ;
夏雪 ;
韩增林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11) :1137-1140+1172
[7]   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级区域的实证研究 [J].
张沛东 .
开发研究, 2010, (02) :46-49
[8]   基于熵权法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J].
章穗 ;
张梅 ;
迟国泰 .
管理学报, 2010, 7 (01) :34-42
[9]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 [J].
王晓艳 .
物流技术, 2009, 28 (07) :6-8
[10]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测度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个案分析 [J].
陆远权 ;
刘建锋 ;
杨丹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