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陕西马家山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的资源及区系与生态分布
被引:11
作者:
曾治高
[1
]
巩会生
[2
]
宋延龄
[1
]
缪涛
[3
]
马顺荣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陕西马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
关键词:
兽类资源;
动物区系;
生态分布;
马家山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马家山自然保护区(105°28′105°40′E,32°50′32°56′N)属秦岭西段的南坡山地。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于2004年10~11月,对该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包括灵长类、食肉动物和偶蹄动物)的资源、区系和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该保护区共有23种大中型兽类,其中属我国Ⅰ级、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兽类分别有5种和9种。它是秦岭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金丝猴和猕猴在此同域分布,大熊猫和羚牛四川亚种也分布于此地,该保护区是这4个珍稀濒危物种的一个新分布区。区内的23种兽类中没有古北界的区系成分,而属于东洋界成分的兽类有17种,占73.9%;其余6种为广布种,占26.1%。分析该区域23种兽类的生态分布发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别有16种、20种和12种动物活动。这些物种的垂直分布幅度有很大的差异。垂直分布幅度在海拔高差1000 m以上、500~1000 m、500 m以下的物种分别有5种、13种和5种。区内不同海拔带的兽类物种数随海拔升高的变化比较平稳,没有表现出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规律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1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