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探讨

被引:50
作者
吕宪国
王起超
刘吉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环境; 影响评价;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4.0018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 ,指出由于湿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应将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放到重要位置。应重视工程项目对湿地水文条件、植物区系、动物种群改变以及移民和诱导开发的影响分析。从湿地分类开始 ,以湿地功能为核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把湿地潜在的生态环境效益和工程项目可能产生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 ,评价建设项目的急性和慢性影响 ,提出减缓影响的措施和替代方案。着眼于维持现存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 ,保护湿地的生态效益和功能 ,为湿地可持续利用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
    黄锡畴
    [J]. 地理科学, 1989, (02) : 97 - 104+195
  • [2] 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探析
    俞穆清
    田卫
    孙道玮
    沈万斌
    王宏
    [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84 - 89
  • [3] 松嫩三江平原湿地及其可持续利用. 刘兴土. 地理科学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