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我国红松林地理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郭泉水
阎洪
徐德应
王兵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化,红松,地理分布,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12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红松林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IDRISI和专门计算机软件——生态信息系统GREEN,找出适宜红松林分布的地理气候参数区间,并以此确定了红松林适宜分布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全球气候预测模型GCMs预测的2030年的气候变化结果,就气候变化对我国红松林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30年,因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适宜红松分布的面积将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仅占当前气候条件下适宜红松分布面积的3.4%,局部地区变化的情况是:在黑龙江省的西北部适宜红松分布的面积将有所增加;在辽宁省的西南部适宜红松分布的面积将有所减少。红松林现实分布区的南界将向北移动0.1~0.6个纬度,北界将向北扩展0.3~0.5个纬度,黑龙江省境内的红松林分布区的西界将向西扩展0.1~0.5个经度。我国适宜红松分布的面积将由当前气候条件下的2.9×107hm2,增加到3.0×107hm2。就当前气候变化影响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气候变化对油松地理分布影响的研究 [J].
郭泉水,徐德应,阎洪 .
林业科学, 1995, (05) :393-402
[2]   地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生态学 [J].
潘代远 ;
张新时 .
科技导报, 1993, (02) :26-27
[3]   东北红松林生境区划方法研究 [J].
伍业钢 ;
韩进轩 .
自然资源学报, 1990, (04) :335-342
[4]   植被的PE(可能蒸散)指标与植被-气候分类(一)——几种主要方法与PEP程序介绍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9, (01) :1-9
[5]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6]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集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编辑,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