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高寒贫困山区生态脆弱性分析——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
被引:21
作者:
郭婧
[1
,2
,3
]
魏珍
[4
]
任君
[5
]
周华坤
[1
]
师燕
[6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2]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5]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
[6] 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熵权灰色关联法;
高寒贫困山区;
生态脆弱性;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90329.001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目的]对青海省海东市6个区县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研究,为缓解高寒贫困山区贫困状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供参考,为国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和自然生态环境状况3个评价维度构建高寒贫困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互助县生态脆弱度为0.850 1,属微度脆弱等级,平安区生态脆弱度为0.712 8,属轻度脆弱等级,循化县生态脆弱度为0.557 3,属于中度脆弱等级,乐都、民和及化隆3区县生态脆弱度均小于0.45,属于重度脆弱等级。青海省海东市高寒贫困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综合关联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互助县>平安区>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区>民和县。[结论]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资源禀赋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脆弱性也有显著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