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52
作者
马蓉蓉 [1 ,2 ]
黄雨晗 [2 ]
周伟 [2 ,3 ,4 ]
周际 [5 ,3 ]
白中科 [2 ,3 ,4 ]
官炎俊 [2 ]
郑连福 [6 ]
詹培元 [6 ]
杨正 [6 ]
张艳 [6 ]
机构
[1]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3]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4]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5]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青海省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祁连山; 生命共同体;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 工程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实施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现阶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机制及启示等方面,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但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总结。以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祁连山为例,以生态地位、退化现象及成因为切入点,结合已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总结了典型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提供模式示范。祁连山生态退化的原因主要为: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干预、传统发展理念制约及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等。典型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已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各个方面,但在工程实践中如何有机整合各项措施,使生态系统成为"生命共同体"仍是未来探索的科学问题。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与实践还需完善以下内容:加强基础调研与科技创新;加强统一规划与协同管理;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由"开刀治病"工程治理向"健康管理"自然恢复逐步引导的生态修复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8990 / 89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祁连山张掖段水电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桂娟 ;
高海宁 ;
李宗省 ;
邹海明 ;
袁瑞丰 .
生态学杂志, 2019, 38 (07) :2159-2166
[2]   祁连山肃南段生态环境整治保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J].
辛秀琴 .
绿色科技, 2019, (04) :62-64
[3]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原则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J].
成金华 ;
尤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2) :1-6
[4]   明确内容标准 强化实施监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路径探索 [J].
张惠远 ;
李圆圆 ;
冯丹阳 ;
郝海广 .
中国生态文明, 2019, (01) :66-69
[5]   拟自然,为什么更亲近自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选择 [J].
王波 ;
何军 ;
王夏晖 .
中国生态文明, 2019, (01) :70-73
[6]   统筹设计 科学分区 强化管理——青海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探索实践 [J].
邹长新 ;
王燕 ;
王文林 .
中国生态文明, 2019, (01) :74-75
[7]   寻根究底 量体裁衣 推陈出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三个重要环节 [J].
李开明 .
中国生态文明, 2019, (01) :64-65
[8]   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的思考 [J].
于金凤 .
甘肃农业, 2019, (02) :83-84
[9]   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趋势与治理技术需求分析 [J].
甄霖 ;
胡云锋 ;
魏云洁 ;
罗琦 ;
韩月琪 .
资源科学, 2019, 41 (01) :63-74
[10]   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中的集体行动:以祁连山区域生态治理为例 [J].
崔晶 .
改革, 2019, (01) :1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