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被引:20
作者
马林
张扬
机构
[1]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草原; 牧区; 可持续发展; 模式;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牧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市场需求与草原产出能力之间、牧民增收要求与收入结构失调之间、畜牧业特有规律与家庭牧场生产方式之间、人口压力与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之间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以致阻碍了牧区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对具有特色的鄂尔多斯现代家庭牧场发展模式、西乌珠穆沁旗生态旅游推进模式、和林格尔县蒙牛澳亚示范牧场模式、"梅陇"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平安县"西繁东育"发展模式等五种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认为这五种模式有可能成为国家在牧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和典范。同时,运用"开放畜牧业系统+拓宽增收渠道+创新生态建设方式"框架阐释典型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因素,指出只有兼顾畜牧业系统开放、民生改善及生态恢复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 [J].
贾幼陵 .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33 (02) :1-6
[2]   重视“三牧”问题 加快牧区发展 [J].
刘加文 .
中国牧业通讯, 2010, (21) :9-12
[3]   制度视域下草原退化原因分析——以甘南玛曲草原为例 [J].
韦惠兰 ;
孙喜涛 .
新疆农垦经济, 2010, (06) :62-65
[4]   甘南牧区草地生产力与载畜量时空动态平衡研究 [J].
刘兴元 ;
冯琦胜 ;
梁天刚 ;
龙瑞军 .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1) :99-106
[5]   北方牧区草地资源分类经营机制与可持续发展 [J].
刘兴元 ;
梁天刚 ;
龙瑞军 ;
郭正刚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5851-5859
[6]   中国草地资源利用: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冲突与协调 [J].
鲁春霞 ;
谢高地 ;
成升魁 ;
马蓓蓓 ;
冯跃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0) :1685-1696
[7]   “三牧”问题的成因与出路——兼论中国草场的资源整合 [J].
于立 ;
于左 ;
徐斌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0 (05) :78-88+112
[8]   中国草原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J].
尹剑慧 ;
卢欣石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622-2630
[9]   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意义、趋势和建议 [J].
侯向阳 ;
杨理 ;
韩颖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05) :1-6
[10]   阿坝州草地退化中的牧户行为分析——来自红原和若尔盖的调查 [J].
郑华伟 ;
张文秀 ;
周福星 ;
刘媛媛 .
新疆农垦经济, 2008, (09)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