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持久抗性在三系杂交稻上的导入

被引:6
作者
周少川
朱小源
江雁芳
杨祁云
柯苇
缪若维
伍尚忠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稻瘟病;持久抗性;杂交稻;育种;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9.02.002
中图分类号
S511.103.51,Q3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稻瘟病抗源外选35及其衍生系统持久抗性品种三黄占2号、三芦占7号、梅三五2号及其衍生品种矮三芦占、七黄占2号、七袋占分别与野败型不育系博A、优ⅠA、Ⅱ优A、红莲型不育系广A配制共28个组合。以IR36为抗性对照,广陆矮4号为感病对照,对杂交组合及其不育系(保持系)和抗性品种进行了人工接种稻瘟病菌抗谱测定,数量抗性测定和不同病区田间异地同步抗性鉴定。抗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具持久抗性品种三黄占2号、三芦占7号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了与持久抗性品种相同的表型特征,即表现较高的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较好的田间抗性。初步认为:三黄占2号和三芦占7号的持久抗性能导入三系杂交稻组合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广东优质稻品种系谱分析 [J].
周少川 ;
柯苇 ;
陈建伟 ;
缪若维 .
中国稻米, 1998, (01) :6-9
[2]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的初步研究 [J].
朱小源,杨祁云,霍超斌,伍尚忠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3) :181-184
[3]   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 [J].
全国稻瘟病科研协作组 .
中国农业科学, 1980, (04) :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