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场”的社会治理:理念反思与现实观照

被引:15
作者
陶秀丽
机构
[1]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家在场; 非正式部门; 结构化和制度化;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9.09.012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纵观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实践,治理理念在经过"国家消解、政府退场"的西方社会广泛实践后,其内在困境逐渐显现。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格局建塑过程中国家的显位及作用效度,引发了理论界对治理理论中"国家在场"问题的反思。分析当前转型期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特征,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强政府、弱社会"特征明显,社会组织和民间自治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发展不足、社会参与意识不强、社会自治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突出和充分利用我国当前社会治理中的"国家在场"优势,探索"国家在场"的合理方式,着重在价值塑造、制度构建、组织完善、平台搭建等几个方面着力,打造科学有效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外社区治理自治与合作.[M].张康之; 石国亮; 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
[2]  
文化的重要作用.[M].(美) 亨廷顿; (美) 哈里森; 主编.新华出版社.2009,
[3]  
组织社会学十讲.[M].周雪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 [J].
陈进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5) :23-39+205
[5]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对我国社会治理价值取向的引领 [J].
罗志刚 .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8, 35 (02) :106-113
[6]   儒家“德治”思想的社会治理创新价值 [J].
李德嘉 .
理论与改革, 2016, (01) :56-60
[7]   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范式——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三 [J].
张诗雨 .
中国发展观察, 2015, (04) :74-80
[8]   现代治理体系视野下的香港社会组织及其启示 [J].
曾令发 ;
杨爱平 .
学习与实践, 2014, (08) :105-112
[9]   社区的碎片化——Y市社区建设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 [J].
李强 ;
葛天任 .
学术界, 2013, (12) :40-50+306
[10]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 [J].
李培林 .
社会, 2013, 33 (03)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