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兼与谭其骧先生商榷

被引:13
作者
任伯平
机构
关键词
安流; 东汉明帝; 王景治河; 黄河; 先生;
D O I
10.19862/j.cnki.xsyk.1962.09.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个地区严重的水力土壤侵蚀,长期以来不仅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而且给下游治理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研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发展的过程,找出其历史根源,对于今后黄河治本有很大的意义。谭其骧先生在其“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一文中,考证了黄河中游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农牧业发展的情况,从而论证了一个确切的事实,即黄河下游的灾害发展过程与中游的开垦过程是大体吻合的。但是谭先生所提出的主要论点,即认为在东汉以后,由于中游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因而形成了下游八百多年的安流局面。这个看法我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56 +56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