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AREMS对2003年汛期降水预报及对比检验

被引:11
作者
王叶红 [1 ]
赵玉春 [2 ]
张兵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降水预报; 客观检验; AREMS;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5.06.005
中图分类号
P338 [水文预报];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利用包含三维变分同化的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AREMS和AREM2.1对2003年主汛期(6~8月)进行了每天两个时次(08时和20时)的实时平行预报试验。对24 h累积降水量预报进行了分区检验,结果表明:(1)AREMS对我国夏季降水具有较强预报能力,长江中下游地区TS评分最高。长江中下游、华北和华南地区空报率大于漏报率,东北和西南地区东部则相反。(2)模式条件的改变(模式层顶、侧边界条件及初值分析)对不同区域24 h降水预报的影响程度不同:6~8月平均而言,影响最显著的是东北、华北地区,然后依次为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影响最小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3)模式条件的改变对不同区域TS评分影响不同:6~8月平均而言,AREMS对东北地区降水预报效果改进最显著,特别是12~36 h时效的降水预报;对华北地区的改进也非常明显;对华南地区降水预报水平整体下降;对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东部改进不明显。(4)模式条件的改变对不同区域空报率和漏报率影响不同:华北漏报率明显减小,但空报率有所增加;东北绝大多数的空报率与漏报率都较AREM2.1有所减小;西南东部地区,08时漏报率略有所减小,空报率增大,20时反之。(5)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TS评分差值在6、7、8各月变化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597 / 6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REM模式对2002年汛期降水的实时预报试验 [J].
王叶红 ;
王志斌 .
气象, 2005, (02) :17-22
[2]   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理想试验 [J].
张华 ;
薛纪善 ;
庄世宇 ;
朱国富 ;
朱宗申 .
气象学报, 2004, (01) :31-41
[3]   中尺度地形对“98.7”鄂东特大暴雨的动力作用 [J].
崔春光 ;
闵爱荣 ;
胡伯威 .
气象学报, 2002, (05) :602-612
[4]   对区域数值模式(REM)的改进及数值试验 [J].
周祖刚 ;
张维桓 ;
林乃实 ;
孙明生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2) :146-153
[5]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湿位涡的中尺度分析 [J].
田珍富 ;
滕俏彬 ;
王作述 .
热带气象学报, 1998, (02) :68-77
[6]   NMC与HLAFS降水预报的比较 [J].
刘还珠 ;
黄卓 .
气象, 1998, (01) :47-52
[7]   陡峭地形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设计 [J].
宇如聪 .
大气科学, 1989, (02) :13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