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采用的潜在收益研究——基于中国五省的实地调查

被引:10
作者
郭淑静
徐志刚
黄季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产量损失; 潜在收益; 4种粮食作物;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2.01.015
中图分类号
S188 [农业生物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28 ; 0836 ; 090102 ;
摘要
从生产者角度研究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经济效益对我国制定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对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和福建5省72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以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4种作物为例,从生产层面评估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前景。研究表明,就农业生产者而言,相比常规品种,种植转基因作物品种具有比较明显的潜在经济收益。按照2009年这个特定年份的病虫草害来计算,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3类转基因技术应用在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4种粮食作物上的潜在收益平均为72元/亩,而按照多年病虫草害最严重的年份来算,转基因技术应用到上述4种粮食作物上的潜在收益平均可以达到104元/亩。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户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效益分析 [J].
吴玉红 ;
王贵彦 ;
张建恒 ;
梁卫理 ;
Michel Fok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344-347
[2]   农民抗虫棉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苏岳静 ;
胡瑞法 ;
黄季焜 ;
范存会 .
棉花学报, 2004, (05) :259-264
[3]   转Bt基因抗虫棉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J].
苏军 ;
黄季焜 ;
乔方彬 .
农业技术经济, 2000, (05) :26-31
[4]   Biotechnology as an alternative to chemical pesticides: a case study of Bt cotton in China [J].
Huang, JK ;
Hu, RF ;
Pray, C ;
Qiao, FB ;
Rozelle, S .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3, 29 (01) :55-67
[5]  
Five years of Bt cotton in China – the benefits continue.[J].Carl E.Pray;JikunHuang;RuifaHu;ScottRozelle.The Plant Journal.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