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罗布莎蛇绿岩中不同产出的纯橄岩及成因探讨

被引:21
作者
李金阳 [1 ]
杨经绥 [1 ]
巴登珠 [2 ]
徐向珍 [1 ]
孟繁聪 [1 ]
李天福 [1 ]
机构
[1]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蛇绿岩; 纯橄岩; 地幔橄榄岩; 铬铁矿; 罗布莎;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罗布莎蛇绿岩中的纯橄岩有三种产出情况,除了与豆荚状铬铁矿伴生的薄壳状纯橄岩外,还有产在方辉橄榄岩底部被认为是堆晶岩的厚层状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的透镜状纯橄岩。厚层状纯橄岩约700~1000m厚,以橄榄石富镁(Fo93~95),单斜辉石低铝富镁(Al2O30.47%~0.85%,Mg#95~97),铬尖晶石高铬低镁(Cr#值平均77,Mg#平均51)为特征。该纯橄岩中的浸染状铬铁矿也是高铬低镁型,但Mg#值(平均59)高于厚层状纯橄岩的副矿物铬尖晶石。薄壳状纯橄岩与厚层状纯橄岩成分相近,其橄榄石Fo92~94,单斜辉石Al2O3<1%和Mg#95~97;铬尖晶石的Cr#值平均71,Mg#值平均52。与薄壳状纯橄岩伴生的块状铬铁矿为高镁高铬型,但Mg#值(平均68)相对更高些,Cr#值平均79。透镜状纯橄岩的特征是橄榄石Fo(91~92)和铬尖晶石Cr#(60左右)均低于前两类纯橄岩,但单斜辉石的Al2O3(1.41%~1.71%)则高于前两者。透镜状纯橄岩的矿物成分与方辉橄榄岩重叠,两者为渐变过渡关系。研究对比表明,罗布莎厚层状纯橄岩不同于经典的蛇绿岩的超镁铁质堆晶岩,认为将其成因解释为拉斑玄武质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的反应较为合理。透镜状纯橄岩与方辉橄榄岩存在成生联系,可能是地幔橄榄岩高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或熔体和方辉橄榄岩在原位发生反应的产物;薄壳状纯橄岩成因与厚层状纯橄岩相同,但与其相伴的块状铬铁矿是否由拉斑玄武质熔体与方辉橄榄岩反应形成,值得商榷。
引用
收藏
页码:1829 / 184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西藏罗布莎-泽当蛇绿岩体的构造产出与侵位机制探讨 [J].
梁凤华 ;
许志琴 ;
巴登珠 ;
徐向珍 ;
刘飞 ;
熊发挥 ;
贾毅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255-3268
[2]   罗布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J].
程学展 ;
夏斌 ;
李建峰 ;
于漫 ;
钟立峰 ;
黄强太 ;
施秋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1, 35 (01) :85-94
[3]   中国铬铁矿床的再研究及找矿前景 [J].
杨经绥 ;
巴登珠 ;
徐向珍 ;
李兆丽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1141-1150
[4]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康金拉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 [J].
徐向珍 ;
杨经绥 ;
巴登珠 ;
陈松永 ;
方青松 ;
白文吉 .
岩石学报, 2008, 24 (07) :1453-1462
[5]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体围岩方辉橄榄岩中的异常矿物 [J].
杨经绥 ;
张仲明 ;
李天福 ;
李兆丽 ;
任玉峰 ;
徐向珍 ;
巴登珠 ;
白文吉 ;
方青松 ;
陈松永 ;
戎合 .
岩石学报, 2008, 24 (07) :1445-1452
[6]   西藏泽当—罗布莎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叶培盛 ;
江万 ;
吴珍汉 ;
胡道功 ;
刘琦胜 .
现代地质, 2006, (03) :370-377
[7]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壳层熔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钟立峰 ;
夏斌 ;
崔学军 ;
周国庆 ;
陈根文 ;
韦栋梁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231-240
[8]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辉绿岩中锆石SHRIMP测年 [J].
钟立峰 ;
夏斌 ;
周国庆 ;
张玉泉 ;
王冉 ;
韦栋梁 ;
杨之青 .
地质论评, 2006, (02) :224-229
[9]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Os-Ir-Ru合金及其中玻安岩质包体的研究 [J].
白文吉 ;
杨经绥 ;
方青松 ;
任玉峰 ;
颜秉刚 ;
戎合 .
地质学报, 2005, (06) :814-822+877
[10]   西藏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J].
杨经绥 ;
白文吉 ;
方青松 ;
颜秉刚 ;
戎合 ;
陈松永 .
地球科学, 2004, (06) :65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