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其对扇贝排泄氮磷的吸收

被引:28
作者
毛玉泽 [1 ]
杨红生 [1 ]
周毅 [1 ]
胡宗福 [2 ]
袁秀堂 [1 ]
游奎 [1 ]
王如才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内蒙古民族大学 
[3]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龙须菜; 生长; 光合作用; 氮; 磷; 吸收率; 去除效率; 扇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大型藻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对扇贝排泄氮、磷的吸收作用。结果表明温度与龙须菜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显著相关,在本实验条件下,1525℃都适宜龙须菜生长,其中20℃龙须菜具有较高的生长率(SGR),为2·8%/d;光合作用速率随温度升高和光照的增加而升高,30℃和120μmol/(m2·s)时最高,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为5·0mg O2/(g dw·h)。龙须菜对扇贝排泄氮、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其吸收率和去除效率与放养密度和养殖时间有关。对NH4-N和PO4-P的最大去除效率分别为83·7%和70·4%,最大吸收率分别为9·9μmol/(g ww·h)和4·3μmol/(g ww·h)。实验证明龙须菜生长温度范围和光照范围适合中国北方海区养殖,并且能有效吸收和去除扇贝排泄氮、磷,可以作为生物滤器与贝类及其他养殖动物进行综合养殖。
引用
收藏
页码:3225 / 32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龙须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 [J].
汤坤贤 ;
游秀萍 ;
林亚森 ;
陈敏儿 ;
沈东煜 ;
林泗彬 .
生态学报, 2005, (11) :252-259
[2]   黄、渤海辽宁海区底栖海藻的研究 [J].
隋战鹰 .
海洋湖沼通报, 2005, (03) :57-65
[3]   大型藻类在综合海水养殖系统中的生物修复作用 [J].
毛玉泽 ;
杨红生 ;
王如才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2) :225-231
[4]   龙须菜生物学特性及筏式栽培技术规程 [J].
严志洪 .
海洋渔业, 2003, (03) :153-154
[5]   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主要营养盐的周年变动及限制因子 [J].
刘慧 ;
方建光 ;
董双林 ;
王立超 ;
连岩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3) :227-234
[6]   清洁生产:海水养殖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J].
杨红生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1) :62-65
[7]   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J].
毛兴华 ;
朱明远 ;
杨小龙 .
生态学报, 1993, (01) :25-29
[8]   江蓠的光合作用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J].
刘思俭 ;
向曙光 ;
林本松 ;
曾淑芳 .
水产学报, 1985, (01) :29-35
[9]   Solving the coastal eutrophication problem by large scale seaweed cultivation [J].
Xiugeng Fei .
Hydrobiologia, 2004, 512 :145-151
[10]  
An environmentally-sustainable, integrated, co-culture system for dulse and abalone production[J] . Chris Langdon,Ford Evans,Carl Demetropoulos.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