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召集的本次研讨会是为了考察有关糖耐量低减 (IGT)和空腹血糖受损 (IFG)相关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CVD)风险的最新文献 ,力图回答三个问题 :(1 )目前的IGT和IFG的定义是否合适 ;(2 )IFG和IGT是危险因子 (riskfactor)、危险标志 (riskmarker)还是疾病 (disease) ;(3)对 :IFG和IGT人群应该采取怎样的干预措施 (如果有的话 ) ?①引起空腹血糖 (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h血糖 (2hPG)升高的因素并不相同 ,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和早期胰岛素释放缺陷是前者的特点 ,而外周胰岛素抵抗是后者的显著特征。因此 ,IFG和IGT之间的一致性是有限的。迄今所有的患病率调查发现 ,只有不到一半的IFG人群有IGT ,更少的IGT人群 (2 0 %~ 30 % )有IFG。②大多数的人群研究表明 ,IGT的患病率远高于IFG ,二者的临床表现和性别分布也有差异。IFG在男性更为常见 ,IGT在女性稍微增多。IFG的患病率倾向在中年达到高峰 ,而IGT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直到老龄。③IFG和IGT都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 ,而最大的风险在于同时具有IFG和IGT的人群。由于在多数人群IGT比IFG更常见 ,所以对于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 ,IGT的敏感性较高 (特异性稍差 )。在多数人群 ,60 %的糖尿病人大约 5年前已有IGT或IFG ,另外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