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单宁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原理

被引:36
作者
石碧
狄莹
机构
[1] 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
关键词
植物单宁;栲胶;制革;植物鞣法;植—铝结合鞣;植—醛结合鞣;复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513 [制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学者及作者本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植物鞣法,植—铝结合鞣法、植—醛结合鞣法及植物单宁用于复鞣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较系统的讨论。主要观点有:①植物单宁与皮胶原的结合包括疏水键协同作用下的氢键结合机理和胶体作用机理,出现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的机率很小。②植物单宁与铝盐的鞣制协同效应(可生产高湿热稳定性皮革)源于单宁酚羟基与铝离子的络合作用。铝离子以Al3+和[Al(OH)2Al]4+形式与单宁的邻位酚羟基形成稳定的五元环络合,同时可以再与胶原的羧基络合,从而在胶原肽链间产生交联。连苯三酚比邻苯二酚更容易发生上述络合反应,苯环上含吸电子基团时也能促进络合反应的发生。这是水解类单宁用于这种结合鞣法时,成革的收缩温度高于使用凝缩类单宁的原因。③植物单宁与醛类化合物的鞣制协同效应源于醛在单宁苯环亲核性位置上发生的交联反应。凝缩类单宁的基本结构单元是黄烷-3-醇,其A环的6位和8位属亲核性较强的位置,故与醛的鞣制协同效应显著,水解类单宁缺乏亲核性较强的位置,故与醛的鞣制协同效应不显著。④植物单宁单独鞣革或用于结合鞣时的鞣性大小,与其分子的空间构型密切相关。具有“体型”结构的单宁(如荆树皮单宁)其鞣性优于“线
引用
收藏
页码:8 / 32
页数:2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