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产主体探索

被引:2
作者
杨天荣
机构
[1] 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低素质化; 农业生产主体; 制约因素;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3.11.017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已经呈现出老龄化、文化程度低、以女性为主的特点,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的尖锐矛盾必然使农业生产主体逐步向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高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专业农户、公司化农业生产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演进,但其演进速度受到土地流转及农业人才素质等因素制约,因此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业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十二五”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J].
李靖 ;
徐雪高 ;
陈兰 ;
陈传波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45) :2-13
[2]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分层分析 [J].
侯麟科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1) :41-49+95
[3]   基于我国粮食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分析 [J].
杨天荣 ;
陆迁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7 (06) :29-33
[4]   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技术选择渠道的影响——基于全国十省农民调查问卷的分析 [J].
陈超 ;
周宁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9) :33-38
[5]   农民素质的内涵探讨及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 [J].
陈华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49-55
[6]   中国农民素质评价及区域差异 [J].
辛贤 ;
毛学峰 ;
罗万纯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9) :4-9+55
[7]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chultz T W. . 1964
[8]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沿革 [J].
吴萍 .
改革, 2010, (09) :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