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川农16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27
作者
郑有良
兰秀锦
魏育明
周永红
刘登才
杨俊良
颜济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品种; 穗数型; 成穗率;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2.03.002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创制的新材料 87- 4 2 9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选育的川育 12为亲本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川农 16 ,在四川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分别平均增产 14 2 %、14 0 %和 12 7%。结果分析表明 ,川农 16的丰产性、稳产性、穗容量和成穗率均属四川小麦育种的新突破 ,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Esterase, gliadins and RAPD variations among Sichuan wheat cultivars. Zheng Y L,Chen Y Q,Wei Y M,et al. Wheat Information Service . 2001
[2]   五十年四川小麦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J].
颜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112-117
[3]   骨干亲本的育成和利用对四川小麦育种的启示 [J].
饶世达 ;
蒲宗君 ;
刘仲齐 .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S2) :39-41
[4]   多抗、丰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绵阳26的选育研究 [J].
李邦发 ;
周俊儒 ;
李全 ;
蒲定福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1998, (01) :11-13
[5]   利用黑麦异源基因选育大穗型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研究 [J].
郑有良 ;
兰秀锦 ;
魏育明 ;
颜泽洪 ;
刘登才 ;
王志容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21-25
[6]  
小麦绵阳号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A]. 李生荣,彭明碧.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
[7]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A]. 郑有良,陈玉清,魏育明,周永红,刘登才,兰秀锦,颜泽洪,张志清.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
[8]  
1950年以来四川盆地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A]. 刘仲齐,饶世达,蒲宗君,余东梅,杨武云.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
[9]  
应用STS-PCR标记研究四川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A]. 张志清,郑有良,魏育明,吴卫,周永红,刘登才,兰秀锦,颜泽洪.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