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藻类对中华绒螯蟹Ⅰ期溞状幼体培育效果的比较

被引:17
作者
沈和定
黄旭雄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
关键词
微绿球藻; 三角褐指藻; 钝顶螺旋藻; 中华绒螯蟹Z1幼体; 变态成活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中华绒螯蟹Z1幼体,分别投喂微绿球藻、三角稿指藻、钝顶螺旋藻粉,培育3天后,测定各试验组幼体变态成活率、发育期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虽然微绿球藻组幼体发育期较其他组延长23.5h±5.5h,但培育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其适宜的使用浓度为50~200×104/mL。在自然海水及消毒海水中,适宜浓度的藻类对中华绒螫蟹Z1幼体的变态成活率无明显影响。净化稳定水质的能力以微绿球藻组为好,能抑制有害藻类过度繁生,提高Z1幼体的变态成活率,微绿球藻不失为中华绒螫蟹Z1幼体的一种良好饵料,值得推广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定鞭藻毒素的分离与鉴定 [J].
何家菀,陈明惠,何振荣 .
水生生物学报, 1996, (01) :41-48
[2]   中华绒螯蟹蚤状Ⅰ期幼体对钝顶螺旋藻的摄食率和消化率 [J].
周鑫,何全源,宋迁红 .
水产学报, 1995, (04) :358-361
[3]   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的研究 [J].
张三龙 ;
徐德昆 ;
王让绪 ;
周刚 ;
余宁 ;
吕志宏 ;
朱成德 .
水产养殖, 1994, (01) :24-27
[4]   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中幼体饵料的研究 [J].
杨振久 ;
邹盛希 ;
唐鹤鸣 ;
谈毅奇 .
内陆水产, 1993, (Z1) :13-15
[5]   常用微藻饵料效果的综合评价 [J].
马志珍 .
现代渔业信息, 1992, (11) :12-19
[6]   近缘新对虾幼体的饥饿、摄食和食性 [J].
林瑞才 ;
周莲贞 ;
张金标 .
水产学报, 1992, (03) :189-201
[7]   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 [J].
堵南山 ;
陈炳良 ;
赖伟 .
海洋与湖沼, 1992, (01) :79-82+114
[8]   河蟹溞状幼体饵料生物的控制和利用 [J].
孙成渤 .
淡水渔业, 1990, (01) :17-18
[9]  
河蟹的人工繁殖与增养殖[M].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乃刚等著, 1988
[10]  
Microalgae for use in tropical aquaculture II: Effect of salinity on growth, gros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ree species of marine microalgae[J] . S. M. Renaud,D. L. Parry.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