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

被引:118
作者
梁流涛 [1 ,2 ]
冯淑怡 [1 ]
曲福田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形成机制; 面板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在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核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分析框架,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1990-2006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呈现增加的趋势,主要分布在人口众多、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②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一般机制是:经济发展导致农产品需求结构、农业结构的变动等都会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环境因子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的差异;对农产品消费数量的增多和对耕地的消耗增大,农业生态系统面临更大的生产集约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公众对高质量环境的需求增多,环保意识也大大提高,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政策提供了有效执行土壤,另外,经济增长也为加大环境投资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③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演化、技术进步、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应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 Ⅱ种植结构 [J].
张卫峰 ;
季玥秀 ;
马骥 ;
王雁峰 ;
马文奇 ;
张福锁 .
资源科学, 2008, (01) :31-36
[2]   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J].
刘志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 (05) :20-23
[4]   中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清单分析与空间特征识别 [J].
陈敏鹏 ;
陈吉宁 ;
赖斯芸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6) :751-755
[5]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J].
李廉水 ;
周勇 .
管理世界, 2006, (10) :82-89
[6]   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污染与环境规制——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J].
应瑞瑶 ;
周力 .
财贸经济, 2006, (01) :76-81
[7]   我国“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王瑞玲 ;
陈印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2) :42-47
[8]   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 [J].
赖斯芸 ;
杜鹏飞 ;
陈吉宁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1184-1187
[9]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10]   环境规制对中国FDI影响的实证分析 [J].
杨涛 .
世界经济研究, 2003, (05)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