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氢钠对水稻幼苗乙醇酸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英文)

被引:13
作者
刘斌
李明启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系光合作用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系光合作用研究室广州,广州
关键词
乙醇酸氧化酶、亚硫酸氢钠;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品种:华辐2号)4片叶幼苗用不同浓度的 NaHSO3喷施6h后,100ppm处理的水稻幼苗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而200、300 ppm和400 ppm NaHSO3的处理,抑制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分别为38.65%,57.30%和68.92%。 水稻幼苗喷施300 ppm NaHSO-3 6h后,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开始出现抑制,处理后6~24h抑制程度随时间递增而逐渐回升,72h后回复到对照水平。100 ppm NPHSO3 处理的水稻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在处理后12~24h不但没有受到抑制,反而比对照略有增加,48h后回复到对照水平。 用300 ppm NaHSO3喷施水稻幼苗,6h后测得其过氧化氢酶活性被抑制64.3%,过氧化氢积累达对照的366%.体外试验表明300 ppmNaHSO3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37.2%。在光、暗条件下喷施300 ppm NaHSO3的水稻幼苗,过氧化氢酶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均受抑制,过氧化氢积累;而且光下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的抑制程度和过氧化氢积累量均比黑暗中的大。过氧化氢对体外的乙醇酸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碘乙酸(巯基抑制剂)的抑制作用相似,加入巯基保护剂巯基乙醇或半胱氨酸则抑制程度减弱,表明过氧化氢作用于乙醇酸氧化酶的巯基。根据上述结果可认为NaHsO3处理对乙醇酸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是间接的,是由于体内的过氧化氢酶被抑制,导致过氧化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ulfur dioxide injuries in higher plants[J] . Hirofumi Tanaka,Toshiharu Takanashi,Michihiko Yatazawa.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7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