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被引:8
作者
孟捷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剩余劳动; 斯大林; 毛泽东; 卓炯; 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
D O I
10.19862/j.cnki.xsyk.000126
中图分类号
F014.39 [资本和剩余价值];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卓炯、蒋学模为代表的老一代学者就主张,剩余价值概念在经过新的诠释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令人遗憾的是,迟至今天,上述主张仍未获得学界的共识,其结果是造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自己的理论范畴,难以形成逻辑谨严的学说体系。本文首先回顾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继而重新估价了卓炯的学术贡献,肯定了他对剩余价值的两重性所作的区分,以及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作的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发展而来的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规律之一。以这一规律作为参照系,可以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效率,即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所起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化的若干问题——兼评张宇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孟捷;.政治经济学报.2018, 03
[5]   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 [J].
习近平 .
东南学术, 2001, (04) :26-38
[6]   价值规律论 [J].
卓炯 .
晋阳学刊, 1983, (05) :45-52
[8]   对剩余价值论的再认识 [J].
卓炯 .
学术研究, 1980, (05) :27-32
[10]   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 [J].
张闻天 .
经济研究, 1979, (10) :33-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