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商标法的哲学基础

被引:5
作者
李士林 [1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2] 华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财产论; 效益主义; 社会规划论; 商标的信息传播模式; 消费者利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后知识产权时代,商标的存在是否仍具正当性?财产劳动论虽然提供了抽象的正义观,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一定要给予财产权的回报,尤其是不能解释商标保护的正当性,更不能诠释当前商标权扩张的实质。为美国商标法所采纳的效益主义存在主观臆断搜选成本,虚设质量保证功能,片面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缺陷,不能合理诠释商标法的正当性,也不宜为我国的商标法所直接移植。社会规划论着眼于建构公正、自由、民主的理想社会,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追求相契合,可以趁第三次修改商标法之机,明确为我国商标法的理论基础,以商标的信息传播模式建构商标权,抑制商标财产扩张,合理体现消费者的利益,细调与商标本体论原理不一致的条文,使其整体逻辑自洽。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Copyright and a democratic civil society [J].
Netanel, NW .
YALE LAW JOURNAL, 1996, 106 (02) :283-&
[3]  
法理词汇.[M].(美) 索伦;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4]  
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M].饶明辉; 著.科学出版社.2008,
[5]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刘春田; 主编.商务印书馆.2008,
[6]  
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M].(澳)布拉德·谢尔曼(BradSherman);(英)莱昂内尔·本特利(LionelBently)著;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知识产权法.[M].吴汉东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8]  
创新性智力成果与知识产权.[M].朱谢群著;.法律出版社.2004,
[9]  
美国知识产权法.[M].李明德著;.法律出版社.2003,
[10]  
知识产权法.[M].刘春田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