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7
作者
苏尚国
顾德林
朱更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矿产系
关键词
山东省沂水地区,郯庐断裂,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大地构造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山东沂水麻粒岩相岩石出露于断裂带中,它是断裂带中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孔兹岩(石榴石-石英-条纹长石-夕线石片麻岩)、紫苏辉石麻粒岩(紫苏辉石-斜长石-条纹长石-石榴石-石英片麻岩)、紫苏斜长麻粒岩、二辉斜长角闪岩(紫苏辉石-普通辉石-石榴石-斜长石-石英片麻岩)以及紫苏花岗岩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变质反应、温压条件得出本区麻粒岩相岩石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前阶段为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T=575℃~600℃,P=0.59GPa;峰期阶段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T=850℃~900℃,P=0.9~0.95GPa;峰后阶段亦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峰期阶段麻粒岩经历了等压冷却的变质作用形成,其温压条件为T=750℃,P=0.90GPa;第四阶段变质作用为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T=525℃,P=0.65GPa;第五阶段为绿片岩相的退变质作用,T=400℃,P=0.35GPa,变质作用PTt演化趋势为等压冷却(IBC)的反时针轨迹。麻粒岩中反时针演化轨迹的形成及地壳热的扰动可能与板底大量幔源岩浆侵入有关,工作区存在基性岩浆岩,并且变质相呈热中心分布(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沂水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65-66+68-74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