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法治:社会诚信体系的规则治理

被引:13
作者
类延村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诚信体系; 传统诚信观念; 权利实践; 道德教化; 合作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失信已泛化为社会普遍现象,通过建构社会诚信体系进行"救赎"是学界和实务界的共同主张。传统诚信观念整体性的破裂预示着道德诚信社会控制主体地位的丧失。社会分工、人口流动和个人主义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推动诚信体系重塑的关键角色,呼唤保障诚信的权威策略。现代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应以摆脱将"社会诚信体系"等同于"社会信用体系"的认识论错误为肇始,通过知情权、隐私权、信用权等诚信权利的实践树立国家诚信法治立场。超越法治,吸纳和借鉴"非国家法"资源,与道德教化、合作治理相结合,借力于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协作,才能成就"诚信中国"的梦想与蓝图。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发展中法治论.[M].付子堂; 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相互转化.[M].郭忠;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3]  
行动中的法.[M].彭艳崇; 著.法律出版社.2011,
[4]  
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M].刘金国; 蒋立山;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5]  
法理学.[M].[美]罗斯科·庞德(RoscoePound)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  
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M].王日根著;.岳麓书社.2003,
[7]  
民法、侵权行为法.[M].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8]  
原始社会史.[M].林耀华 主编.中华书局.1984,
[9]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M].陈国庆; 编.中华书局.198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