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SR标记分析抗疫霉根腐病大豆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6
作者
杜青 [1 ]
朱振东 [1 ]
肖炎农 [2 ]
王晓鸣 [1 ]
武小菲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抗性;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7.03.001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50对SSR引物对抗疫霉根腐病大豆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66份品种(系)中,50个SSR座位共产生26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座位5.3个。采用NTSYS-pc2.10计算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平均相似系数为0.3124,表明抗疫霉根腐病大豆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用UPMGA进行聚类分析,166个品种(系)在相似系数为0.33时被聚为6类,地理来源相同的品种(系)大多聚类在一起。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抗病反应型的品种(系)被聚类在同一个类群中,表明这些抗病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较近,应有选择地利用。W illiam s和C lark抗疫霉根腐病近等基因系构成明显不同于中国大豆的基因源,可以用于拓宽我国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分析及分子鉴定.[D].陈晓玲.华中农业大学.2006, 02
[2]  
Soybean disease loss estimates for the top ten soybean-producing counries in 1998.[J].J.A. Wrather;T.R. Anderson;D.M. Arsyad;Y. Tan;L.D. Ploper;A. Porta-Puglia;H.H. Ram;J.T. Yorinori.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01, 2
[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及其系谱分析.[M].崔章林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4]  
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SSR分析.[D].陈庆山.东北农业大学.2001, 01
[5]   一个抗大豆疫霉根腐病新基因的分子鉴定 [J].
朱振东 ;
霍云龙 ;
王晓鸣 ;
黄俊斌 ;
武小菲 .
作物学报, 2007, (01) :154-157
[6]   新疆大豆根腐疫病鉴定初报 [J].
王华 ;
李国英 ;
战勇 ;
王朴 ;
张萍 .
新疆农业科学, 2006, (02) :106-108
[7]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J].
朱振东 ;
霍云龙 ;
王晓鸣 ;
黄俊斌 ;
武小菲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1) :24-30
[8]   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J].
密士军 ;
邱丽娟 ;
常汝镇 ;
郝再彬 ;
关荣霞 .
植物病理学报, 2004, (03) :244-253
[9]   绥农号大豆血缘关系分析 [J].
陈维元 ;
吕德昌 ;
姜成喜 ;
付亚书 ;
景玉良 ;
付春旭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04) :9-12
[10]   中国大豆疫霉菌分布及毒力多样性研究 [J].
朱振东 ;
王化波 ;
王晓鸣 ;
常汝镇 ;
武小菲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7) :79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