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趋势

被引:10
作者
王晓朝
机构
[1] 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宗教发展; 宗教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91 [对宗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已经驰入快车道,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社会完成转型的过程。经济、政治等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既给中国社会带来生机,也使人们面对陌生的生存环境,面临较以往更大的机遇、挑战和风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人们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感受到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现代化不仅带来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的精神生活方式的变化,追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精神生活,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关注终极实在和超越自我,这是人类普遍的精神指向。当前的中国社会环境与改革开放之初有天壤之别,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的成就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也带来了精神需要和信仰追求的多样化。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反思现代社会与宗教之关系成为理论界与思想界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宗教复兴是对社会急剧变革的反应,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弹,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世界各宗教进行自身改革和调适的结果。当然,随着中国宗教的快速发展,中国宗教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宗教学的学科地位摇摆不定;宗教教育相对落后;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以及学术界对宗教的新认识没有及时地传播到广大民众那里,社会上有许多人对宗教的认识仍旧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核心的宗教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实施存在许多困难。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时期的哲学成就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 [J].
陈先达 .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01) :9-19
[2]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新篇 [J].
叶小文 .
中国宗教, 2002, (01) :12-19
[3]  
中国宗教研究年鉴.[Z]..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2000,
[4]  
杭廷顿与柏格看全球化大趋势..杭廷顿;柏格;.时报出版公司.2002,
[5]  
走文化宗教之路.[N].方立天;.中国民族报.2005,
[6]  
信仰与现实之间.[M].李平晔著;.华文出版社.2004,
[7]  
宗教对话模式.[M].(英)保罗·尼特(PaulKnitter)著;王志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王宁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陈嘉明等著;.人民出版社.2001,
[10]  
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M].钱林森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